会展首页   分享到:
会议报道 > 嘉宾观点三 > 文章详情页

周其仁:中国欲避免“全球化”波折 或从这三方面突围

2018-08-22 15:24 来源: 我的钢铁网 我的钢铁网手机版,会议直播随时看
摘要:

22日主题大会上,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发表了题为《当前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》主题演讲。他为与会者梳理了全球化中的波折。

2018年8月21-24日,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、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和大连商品交易所联合主办、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2018年中国国际铁矿石及焦煤焦炭产业大会在上海浦东举办。

22日主题大会上,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发表了题为《当前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》主题演讲。他为与会者梳理了全球化中的波折。
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

周其仁认为,所谓的全球化,就在“穷经济”和“富经济”之间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流动。

过去,这两者之间有壁垒,发达国家形成了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经济体,发展中国家则因对国家的主权非常看重而封闭国门,将国内市场替代进口。当壁垒打开后,贸易的自由化逐步实现,流动发生。

总体来看,首先,全球资本相对稀缺,而越是资本越缺的地方回报越高,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外资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,尤其是中国的原因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华尔街为代表的资本的集团,在全球化过程中高度得益。

其次是科技,很多东西发展中国家不会造,要引进。因此过去几年,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集团在全球化中高歌猛进。但是,发达国家并不是所有集团都在全球化当中得益。大量的蓝领工人和中下层受到全球化劳动力市场打通后带来的压力。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更低,引进科技之后发展中国家也可以生产一些商品,且物美价廉。因此中国有很多东西卖出去,农民人口、国家的收入有所提高,对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人口造成很大的压力。

周其仁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复杂化的途径,有得益的,也有受损的。全球化之后积累的矛盾会达到某种尖锐的程度,比如美国占领华尔街的运动等等。

那么我们国家如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“突围”?周其仁指出,首先是改革突围,我国的成本不是完全市场竞争当中形成的成本。法定税收、社保的缴纳、费用、土地出让金等等都与体制有关系,不改体制,这些成本的上升很难抑制。全面降低体制成本,一定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,办法很多,税收也是有调整能力,但降税不难,降低开支难。所以降税的关键是减资,减资会涉及到上层建筑深层次的改革。

周其仁指出,金融为实体服务,要防止中国经济脱实向虚,但“实”和“虚”的区别不在于,直接生产和从事服务,特别是金融服务,而是在于“虚实相融”。在周其仁看来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货币制度不能出问题,不能过量向市场供应货币。第二,供应方面的瓶颈如果是制度性的,那么瓶颈必须要拔掉。“脱实向虚”不是抑制虚、不是抑制金融,金融还要好好发展,问题是需要改革,货币制度的改革等等。

周其仁指出,要进一步开放实现突围。近期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怎么应对?周其仁认为不希望变成高关税的全球竞争,而是希望加大投资开放来应对。周其仁表示,应当合理去除产能的同时,还要开拓新的市场。美国确实是中国过去40年来最大的一个市场,但现在产生了“以斗制斗”的贸易摩擦,应当开辟新的市场,新的资本来源,技术的来源和知识的来源,贸易摩擦卡住了国内“研发”的脖子,我们国家应当在开放当中形成竞争力。

周其仁认为,最后要通过创新实现突围。十九大指出,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品质增长,要解放生产力,带动生产率的增长。周其仁举了瑞士制表的例子,制表与艺术相结合,把高端制造变成有收藏价值,有时尚含义的消费品,这就是创新。

最后周其仁总结道,第一要形成新的全球观,世界不是国别与国别之间隔阂的,而是互联互通,互来互往的。全球化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,一次重大的波折。但是全球化积累的积极因素没有消失。尽管中国目前面对一些挑战,但是应对的办法也是有的,那就是大幅度降低体制成本,争取把我们的比较竞争优势保持的长一点,同时更大幅度开放,开拓新市场、获取新资源,更重要的通过制度和技术的创新,不断向右下方推进成本曲线,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的下移的成本模式,概括起来就是改革突围、开放突围、创新突围。


资讯编辑:余飞燕 021-26094350
资讯监督:张端 021-26093430